咨询热线
400-006-8110
关注寄云公众号获取最新行业方案
众所周知,工业升级从1.0机械化到2.0流水线,再到3.0电气化,一直到4.0的智能化,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生产、组织、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制造领域则呈现出复杂制造、个性需求、产品周期缩短、竞争加剧、复杂工艺等趋势。智能制造是解决这些全新挑战的必经之路。
时培昕博士指出,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智能制造的目标是发现更多生产自动化的机会,通过数据分析来提高制造的关键指标性能。然而,实现智能制造还面临着无法实时决策、难以实现精准的过程控制、难以实现快速的根因分析、动态条件下的多目标优化、缺乏结果预测和优化的能力、海量数据处理和使用等挑战,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能力。
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它以数据智能为设计理念,通过连接、洞察与优化的全流程思路,实现数据的上下层次贯通、前后流程贯通,支持跨系统的实时指标计算,支持各类场景的智能分析,并具备标准化、自动化、开放性等特点,同时,有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设备性能管理、生产过程指标优化、实时生产决策、安全生产等。
在时培昕博士看来,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主要围绕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工业大数据、工业数据分析、数字孪生、工业安全等领域。
物联网为工业互联网提供了多种类型PLC、DCS系统、传感器的对接,支持高频数据采集和传输,提供就地边缘分析计算能力;基于物联网采集的大量实时数据,需要在云端或边缘端进行存储和计算;工业大数据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关键点,只有通过数据智能实现可量化的生产和经营指标优化,才能为企业的品质和效率带来跃迁;结合各个行业中的具体问题和具体特点,形成工业数据分析中典型的应用场景,才能让数据真正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数字孪生赋予物理世界一个完美的数字副本,通过孪生体进行虚拟协作、快速接收传感器数据和仿真交互,提供更准确的预测结果;工业安全则为工业互联网构筑了基础且必要的防御体。
基于多年的实践和积累,寄云科技发展出“平台+数据智能应用”的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不断提升NeuSeer平台的标准化程度,开发了诸如工业网关、边缘智能一体机、时序数据库、MPP数据库、工业数据管理和数字孪生开发平台、工业数据分析和建模平台等多个标准化产品,为企业提供方便的异构数据接入和融合、大数据处理与智能化分析,以及低代码的开发工具,简化和加速工业应用的开发与迭代;另一方面,寄云提炼开发出安全生产管控PSS、实施生产决策RPI、异常监测与诊断FDD、预测性维护PdM等数据智能应用,解决工业企业的具体痛点。
在平台+数据智能应用的双轮驱动下,如今,寄云科技已经广泛服务于包括中国电科、中国电子、富士康、中石油、中海油、国网、大唐、中车、中铁、麦格纳等在内的世界五百强和行业头部客户,积累了丰富的高端制造行业经验与样板工程,对拓展行业内其他客户起到了示范效应。
寄云科技最新推出的NeuSeer工业互联网2.0,“连接”、“洞察”、“优化”成为其最重要的三大关键词,分别对应着工业物联网平台、工业大数据平台、数据智能应用三款产品,服务于工业企业全生命周期。
① 首先是连接
基于寄云NeuSeer工业物联网产品,从工业数据的底层采集、存储、建模、分析及工业应用开发开始,利用寄云工业物联网平台方便快捷地连接人、机、物等各类工业要素,获取各种设备实时数据和生产过程数据,再深入结合行业的机理模型,辅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分析,快速搭建设备、产线、工厂的数字孪生,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数字化产线、智能工厂等应用。
② 其次是洞察
寄云向各类工业用户提供工业大数据平台,利用工业大数据湖汇聚物联网实时数据以及IT系统数据,在数据管理系统中对数据进行数据管理、数据治理、可视化开发,并使用应用门户对平台进行系统管理;利用工业数据分析建模平台实现数据的预处理、统计分析及机器学习分析,从而构建复杂分析模型来对指标、工艺参数等进行分析、预测和优化?;谄教ㄊ莸腁PI,实现大数据相关应用的开发,包括研发设计验证、设备智能化、生产过程实时优化、实时决策和管理;利用寄云大数据平台实现异构系统和数据接入、数据治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应用。通过融合各种设备实时数据、生产过程数据、上下游数据以及企业外部数据,实现企业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帮助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智能驱动的智能制造。
③ 最后是优化
寄云倡导的数据智能应用,基于数据驱动、指标优化、效益为先的三大核心理念,辅助制造业客户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完成。其中,设备预测性维护系统PdM,能够有效的降低关键设备的非计划?;?,提升设备维护效率,实现维护成本的下降以及设备使用寿命的提高;异常检测与诊断系统FDD,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控制过程的稳定性,加快缺陷定位的速度,更早期的实现缺陷的预警,进而提高生产的运营效率和产品品质;实时生产决策系统RPI,帮助工业企业实现各种关键生产指标的实时计算,降低了人为因素导致的指标失真,提高了生产决策的实时性和精准性;安全生产管控PSS,通过一张网、一平台、多节点、多应用的架构帮助企业、园区、政府构建安全生产管控系统,实现提升安全生产的整体管理水平。
时培昕博士介绍,寄云2017年发布NeuSeer工业互联网1.0时,尽管理念与现在类似,但当时经验还有所欠缺。2.0版本则丰富了很多平台功能,包括物联网、大数据功能、支持更多场景的数据应用、数据分析,同时将更多经验通过模板沉淀在最新的NeuSeer平台上,构建一体化的合作生态。
时培昕博士认为,工业互联网需要开放的生态合作,但同时是一个需要非常谨慎、严肃和专业对待的过程?!?strong>寄云选择合作的生态伙伴,都不是基于某个具体项目进行的,而是产品层面和平台级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能力”。这也是时培昕认为工业互联网公司最终能够崭露头角的关键。
在云平台领域,寄云科技与腾讯云在多个区域展开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寄云的应用市场为腾讯云WeMake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管理和计费的功能,双方在多个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中紧密合作,共同打造工业垂直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在自动化领域,寄云科技与施耐德电气为中大型客户提供包括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规划、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行业智能应用的组合方案。
在工业软件领域,寄云科技与安世亚太针对传统物联网无法实现全面监测的问题,开发基于仿真模型+物联网监测的数字孪生,实现更精准、更全面的状态监测和性能评估。通过对特定装置和工艺进行仿真,形成可以实时运行的SDK,再通过与工业互联网采集的实时数据进行结合,实时的构建仿真预测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监测和预测,形成真正的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诩脑铺峁┑氖葜悄艿墓ひ祷チ教ê陀τ?,基于设备的物联网数据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力,构建设备的预测性维护、异常检测和实时决策能力,从而提高设备状态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实现有效的预测和预警能力、优化运行性能和设计参数。
在行业应用方面,寄云科技与东方通针对能源、电力、煤矿、制造等行业,共同开发行业应用,拓展行业市场。从侧重点上来看,东方通擅长客户侧业务场景中的工作流程、数据逻辑和考核指标,寄云擅长数据采集、数据开发、算法适配和调优,以及数据计算、AI分析,双方合作可以在数据智能和应用智能上开启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工业安全领域,寄云科技与绿盟科技开发基于工控安全和信息安全融合的解决方案,实现更全面、更精准的异常监测和工控安全防御。绿盟在关于工控安全的产品和方案中,开发融合了物理安全和工控安全的边缘智能安全网关产品。在与寄云科技的合作中,一方面通过基于安全操作系统的硬件资源合作,构建安全的业务底座、安全能力组件化部署于业务设备或业务能力组件化部署安全系统中;另一方面,通过业务相互促进、安全告警信息与物理工况异常的融合分析,提升生产的质量,最终构建物理安全与网络安全,两安融合的工控安全体系。
时隔四年,寄云科技推出全新的工业互联网架构,发布NeuSeer工业互联网2.0版本。时培昕认为寄云这四年最大的变化是不断提高产品化能力,通过100多个项目积累,将不同的碎片化场景与NeuSeer产品能力充分结合。抽象出共性需求,固化出模板和工具,提高了平台的标准化交付速度与质量。
“平台+数据智能应用”双轮驱动发展的合作策略,“+优化+优化”为重点,以教学不断提升产品互联网化的生态能力,基于工业基础中,寄寄云科技追求完美的发展,但同时也任重道远。